1、換熱器常見的形式、工作原理及換熱介質
熱交換器或簡稱換熱器,是指在不同溫度的流體之間傳遞熱能的裝置。換熱器中必須至少有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,一種流體具有較高的溫度并散發熱量;另一種流體具有較低的溫度并吸收熱量。換熱器可分為冷凝器、加熱器、蒸發器、冷卻器、再沸器、深冷器和過熱器。
2、換熱介質化學成分對結垢形成的影響
熱交換介質是指與工藝物料進行熱交換的輔助介質,常用的有水、油、空氣等,其雜質成分對換熱器結垢的形成影響很大,水是常見的換熱介質。具體來說,是以分子或離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雜質:鈉鹽、鈣鹽、鎂鹽。膠體狀態的雜質:冷卻循環水中的鐵化合物、微生物、污泥、空氣中的灰塵和補充水中的懸浮物,以較低的流速逐漸沉積在換熱器中。粘垢:主要是水中的泥沙、腐蝕產物與微生物的分泌物、細菌和藻類殘渣粘附形成的,常附著在換熱器壁上。
3、換熱器結垢的理化性質
受熱面和傳熱面上的沉積層通常稱為水垢,在換熱器中,尤其是循環冷卻換熱器,如壓縮冷板,含有微生物污泥和碳酸氫鹽分解產物。碳酸鹽垢是換熱器傳熱面上和循環冷卻水系統的主要水垢種類,碳酸鹽垢的外觀為灰白色或白色,如果設備被腐蝕,就會沾上腐蝕產物的顏色。碳酸鹽垢硬而脆,附著牢固,不易剝落和刮除。應定期對循環冷卻水檢測水質,使水質符合《循環冷卻水水質標準》,如果水質不達標時應按國家《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》中的方法處理,這樣可以防止水垢對設備換熱效果的影響。
4、介質流量對換熱過程中結垢形成的影響
適當增大流體的流量,反而使換熱器的壓降增大,使沉淀物不易沉積結垢;選擇耐腐蝕的光滑材料還可以減緩污垢的形成;不斷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,使流體中的各種雜質不易停留在壁面上,使流體不斷沖擊換熱管壁。在實踐中,我們經常通過檢查壓差來檢查換熱器是否結垢。
5、介質溫度對換熱過程中結垢形成的影響
換熱器如果進出口溫度發生變化,可以反映出換熱能力的變化。定期測量換熱器的進出口流量和溫度,當傳熱能力太低不能滿足工藝要求時,以滿足和維持工藝操作的需要,應采用機械清洗或化學清洗來提高傳熱能力。冷卻介質水的出口溫度好控制在50℃,如果水溫超過50℃以上會腐蝕管子,會影響換熱能力,造成換熱器結垢嚴重。因此,出水溫度不應超過65°C。
- 2023-03-14
王大真一行到化機公司現場辦公 - 2022-09-19
王大真一行到股份公司、化機公司現場辦公 - 2022-05-23
高效執行展實力 規范施工創品牌 - 2022-04-26
化機公司召開黨委(擴大)會議專題研究黨建工作 - 2022-01-14
祝賀!化機公司首批新一代換熱器產品成功交付 - 2021-12-23
【學習貫徹宜昌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】化機公司:學深悟透 知行合一 - 2021-11-26
王大真到化機公司現場辦公 - 2021-11-17
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- 2021-11-13
宜化化機:關愛職工健康 開展職業健康體檢 - 2021-10-14
化機公司組織黨員干部、敏感崗位職工到宜昌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